Category Archives: 中元普度和盂兰节

中元普度与盂兰节

 (一)前言

 农历七月,是华人民间祭祀祖先,追念亡人最普遍盛行的季节。中元普渡,盂兰盛会到处风行。今日的大马华裔,对於这些节日有很多错误的见解。很多人把道家的中元节、民间拜鬼的普渡习俗与佛教的盂兰节混为一谈。

(二)中元普渡

中元是道教所创立的,北魏时,寇谦之道士承继了道教教主张陵的学说,以孟春、孟秋、孟冬的望日为三元。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为上元,七月十五地官赦罪为中元,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为下元。

道经上说  [ 七月十五日,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聚会,赐福於世界。是日九地灵官下降,核定人间罪富。] 道教中人以其日,设坛建醮,采花果珍物,幢幡宝盖,献诸圣众。道士们日夜颂经,囚徒饿死,亦得解脱。因为道教的中元节是为鬼魂赦罪乞恩的,所以一般人又称七月十五为鬼节。

普渡是华人民间拜拜的风俗习惯。华人相信七月是鬼节,是阎罗王下令打开鬼门关的日子。这一个月,许多饿鬼四处活动。倒霉的人一个不小心,就要给鬼找去做替身。所以,人们在路边或道旁摆满三牲饭食,拜神祭鬼。大家希望鬼众饱餐一顿,莫干扰阳间的活人,保佑阳间人合家平安,事事顺利。

由此可见,一般所谓的中元普渡,实在是道教地官赦罪日与儒家祭祀祖先事混合而成的。最初本与佛教并没有直接的关系。不过佛教的《盂兰盆经》传到中国,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广事提倡,加上佛教徒的适应时地风俗,於是儒、道、释三种文化杂并而成的盂兰胜会就普遍的传播开来。如此造成今日根深蒂固,华人风行的宗教仪习,去道日远,失了佛教的真面目。

根据佛教记载,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佛欢喜日,僧自恣日与盂兰节日。

(三)佛欢喜日

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。释迦牟尼佛在世时,印度夏季炎热多雨,路上多昆虫。佛陀慈悲,见僧徒人多,在雨季出外托钵,很不方便。於是规定由四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,把这三个月制定为安居节。

佛陀在安居节,禁止僧徒外出,要他们依照律仪,日日诵经戒律,时时检束身心。在此期间,僧众修心持戒,名为结夏安居。

结夏安居的制度,在佛教中,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凡是出家人,每年要结夏一次,才有戒腊的资格。如果不曾结夏安居的僧人,即使出家受戒十年,也没有戒腊的资格,与新受戒的出家人地位相等。

结夏安居五次以上的叫下座和尚,有教授羯磨阿舍黎的资格 (授戒时,读授戒忏悔宣告文之人) 。结夏安居十次以上的叫一座和尚,有当戒和尚的资格。结夏安居二十次以上的,叫做上座和尚,人人都恭敬和钦仰他们。

经过结夏安居的三个月严格训练,许多僧伽都开悟和证得圣果。佛陀非常欢喜,故此叫做佛欢喜日。

(四)僧自恣日

农历七月十五日。也叫僧自恣日。在过去三个月的结夏安居期间,有些僧众对於戒律上恐怕还有违背律仪的过失。佛陀就制定七月十四、十五、十六那三天准许僧人自己检讨及互相检举。检举之后,就要警觉,反省和忏悔。

佛教的僧自恣日,后来被近代中国领袖采用了。他们称为自我检讨与互相检讨。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要纠正自己的过失,以期止於至善。

(五)盂兰节

农历七月十五日,正是举行盂兰盆供的节日。盂兰是印度话,它的意义是解倒悬。有如一个人被人倒挂在树上,非常痛苦,有人去救他就叫解倒悬。盆是盛物的器具,装满了食物,去供养圣贤僧。

盂兰节是提倡孝道思想。它的发起人是目犍连尊者。目连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。他结夏安居三个月后,初次得到天眼通。他看见母亲堕入饿鬼道之中,腹大如山,喉细如针,无饮无食,只剩一片皮包瘦骨,无限凄惨。目连悲痛欲绝,就盛一钵菜饭,以他的神通力,拿去给母亲吃。不料,饭到口边,物化火炭,烧得口唇焦口烂。目连见此惨景,不觉出声痛哭。他没有办法,只好回去告求佛陀。

佛陀告诉他,他母亲在生之日,造下许多坚贪的罪业。非他一人的力量所能救度,亦非其他一切天神地祗所能为力。须在佛欢喜日及僧自恣日这一天,备办饭菜百味五果,盛於盆中,供养十方有修有证的圣贤僧。

佛陀敕令十方众僧,於未受食之前,替施主家咒愿。初受食时。先安在佛前,咒愿后,各自受食。依仗十方自恣僧众威神之力,目连母即日脱离鬼道,超生天界。

盂兰盆经中,佛陀教弟子们,应念念中常忆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。年年七月十五日,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,为作盂兰盆,供佛及十方自恣圣贤僧。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,无一切苦恼之患 ;  过去七世父母,离饿鬼苦,生人天中,福乐无极。

盂兰盆经的中心思想是大悲心,恭敬心,与孝顺心。佛陀悲愍众生,说出盂兰盆经普渡过去未来一切恶趣众生。佛陀教导弟子们以恭敬心备斋饭百味五果在僧自恣日,供养十方圣贤僧,断除邪见,远离恶道。佛陀教我们,父母生前要尽孝道,父母死后也要为父母解脱轮回,超生极乐。这一本《盂兰盆经》,正是提倡孝道思想。

依据《盂兰盆经》而举行仪式,创始于梁武帝萧衍。《佛祖统记》卷三十七云:   [大同四年(公元538年)帝幸同泰寺,设盂兰盆斋。梁武帝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,以车日送,断目莲等。]   自此之后,成为风俗,历代帝王以及群众无不举行,以报祖德。自此盂兰盆会便成为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。民间对于盂兰盆会也日见热烈。到了宋代,这种风俗相沿不改。但是,盂兰盆供的富丽庄严和供佛及僧的意义减少而代之以荐亡的行事。

《盂兰盆经》净化了世间的迷信风俗。它使拜神祭鬼一变而成为敬佛供僧。佛教徒本来应该依据经文的指示,合理的去推动,使一向无所适从的迷信行为得到正确的指示与教导。然而时至今日,佛子们不察,专门籍此七月以博收入,於是迎合社会民众心理,每到农历七月,即大做法会以超渡亡灵、消灾延寿 ;   放焰口、烧法船、烧金山银山、金银纸铂、设嘉肴美宴,美其名曰普齐孤魂。至此人们只知道七月十五是佛教举行盂兰法会的季节,对於原本儒道的祭祀祖先,地官赦罪行事,反一无所知。这等非佛、非道、非儒的普渡法会仪式给人错误的观念,以为这就是佛教!  於是迷信、浪费、环境污染,喧哗吵杂等等的罪名都加诸佛教的头上来了。对於每年七月间的行事,正信的佛教徒是否有尽改善、纠正的责任?这是值得我们佛弟子深刻反省的!

(六)历史的考据

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,中国五千年的文化,前三千年是[尊天敬祖]  ,到了公元65 年,佛教传入中国,中国才有宗教的信仰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东汉方士张道陵,采取了佛教的形式,借当世所信的符命,造出了一种新宗教,就是道教。

中国文化,深受儒家、道家、道教与佛教的影响。中国人的民情风俗有许多揉合了佛、道、儒的思想与仪式。后世的人,更掺入许多铺张浪费的陋习。身为华裔后代的我们,在高喊革新华人风俗习惯的当儿,更应对儒、道、佛的思想有所了解,才能步入实际的改革行动。

儒家 —是春秋战国时期(公元前722 年 – 221) 的一个思想派别。以孔子为代表,主张礼治,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,认定人类理想的社团生活,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。

佛教 —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(公元前623 – 543 年) 。他主张慈悲平等。他的思想是净化人心,转迷开悟、离苦得乐、佛化家庭、改良社会、使人类进步、国家繁荣、把人间化为极乐世界。

道家 —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。以老子、庄子为主要代表。道家的思想崇高自然,有辨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,但是主张清净无为,反璞归真。

道教 —东汉张道陵(公元34 – 156 ) 所创立。他于永平年拜江州令。佛经于公元65年传入中国时,他方年31岁。后来,他弃官隐居,  入江西龙虎山,习练丹符咒之术,许多人跟他学道。当时入道者须付五斗米,人皆称五斗米道。道陵死后,其后裔为元顺帝封为天师。张道陵亦获追封,后世的人把道教的教主称为张天师。

中元节,寇谦之道士设立于公元415年。他自称见到老子显现,传他二十卷《道德经》,同时委任他为天师。自此,他把老子尊为太上老君,称老子为道教始祖,把张道陵尊为道教教宗。后世之人,就都以为老子是道教的教主,这是不确实的。道教的首创者实为张道陵,与老子无关。老子的学说是清净无为,反璞归真,而道教则着重炼丹修身,治病降魔,两者的思想根本不同。老子诞生于公元前590年,而寇谦之设立中元节于公元415年,两者差距1005年,根本扯不上关系。请参阅下列图表:

 

中华文化前三千年 尊天敬祖

 

 公元前  2697

公元前 2205

公元前 1766

公元前 1122

公元前 722 – 公元前 221

 

 

公元前221

公元前 202 –公元 9

黄帝立国

夏朝

商朝

周朝

春秋战国

老子 (公元前590)

孔子 (公元前 551) 诸子百家

秦朝 – 秦始皇统一中国

西汉

公元六十五年后 宗教的开始

 

公元 25 – 220

公元 65

公元 65年后

 

 

公元 105

 

东汉

佛经传入中国

 

张陵又名张道陵创立道教

(公元 34 – 156)

蔡伦发明纸

中元普度

 

公元 386 – 587

 

公元 415

 

 

南北朝

 

寇谦之创立中元节

 

 

蔡伦于公元105年发明纸,也即是说蔡伦之前的儒家、佛教、道家、道教根本无纸可用,那来焚化金银纸铂的教条规矩?烧金银纸、大法船、神马、金山银树、灵屋云轿等实乃浪费,迷信的陋习。

(七)结语

希望大马华裔同胞都能了解这七月十五日的真正来源与意义,扶持正法,普遍大地弘扬。

( 本文源自已故李善吉老师,净妙佛教协会创办人 )

(刊登于南洋商报,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 ,三十一日)